如何避免版权纠纷?图解三步法助你安全使用图片
真是够呛!上星期我侄子负责的旅行账号接了一个酒店广告,结果由于用了从网上下载的泳池照片,不仅没赚到推广费,反而亏损了八千元!当时他急得一头大汗跑来问我:“哥,这张图明明没有水印也没有署名啊?”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详细剖析一下,如何辨别网上下载的图片是否存在风险。
肉眼可见的死亡信号
首先,给大家介绍几个一看就明白的预警信号:
带圈字母C:如果在图片角落看到?符号,赶紧避开,比遇到前女友还危险。
神秘数字串:类似"CC-BY-SA 4.0"这样的代码,比摩斯密码还难以解读。
隐藏水印:将图片放大到200%,角落可能会有透明文字水印。
去年有个案例很搞笑——某公司用政府官网下载的城市规划图做PPT,结果被索赔12万!原来图中藏着肉眼难以发现的微缩?符号。这就好比开盲盒开出了炸弹,防不胜防啊。
免费查询的野路子
不必急于花钱购买专业检测,试试这三个土方法:
在谷歌搜图时勾选"显示使用权限"选项
国家版权局官网的公众查询通道(晚上10点后系统不卡)
淘宝9块9的版权检测服务(记得选择带电子报告的选项)
有小伙伴问:“平台自带的免费图库靠谱吗?”这事儿得看具体情况。某视频网站去年就被曝出“免费素材”实为盗版,坑了三百多个创作者。教大家一个妙招——将图片上传到专业图库网站,如果被识别为已有作品,赶紧删除!
救命的时间验证法
上周帮客户处理了一个棘手的事情:他三年前拍摄的民宿照片被竞争对手盗用,幸亏保留了原始素材:
手机拍摄的原始EXIF信息
微信朋友圈发布时间戳
淘宝冲印订单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
最后靠这三招,成功将对方反告赢了。
突然想起一个重要细节:不同平台对版权认定标准差异很大。比如:
抖音接受手机截图作为证据
小红书必须提供原图属性信息
微信公众号最严格,需要公证处出具时间证明
小编观点:我觉得查图片版权就像拆炸弹一样,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那些总说“用用怎么了”的人,等收到法院传票就知道后果严重了。最后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现在连表情包都有版权登记了,你还敢随便右键保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