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侵权法律条文详解:网络图片使用不当的处罚与赔偿措施
网站图片版权争议如何应对-网络图片使用侵权赔偿措施
依据法规,图片版权争议如何处理?
依据法规,处理图片版权争议可采取调查取证的方法,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亦或是携带着这些证据与对方协商,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若造成损失,还可以要求对方进行民事赔偿。
一、依据法规,图片版权争议如何处理?
当得知自己的图片被侵权时,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权益:
1、在得知图片被侵权后,著作权人应立即调查自己的作品是否被侵权,若确实被侵权,则需收集相关侵权证据。
2、若作品被侵权,应联系侵权方,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下架侵权作品,若造成损失,可要求侵权方进行赔偿。
3、若侵权方不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可以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就赔偿问题有争议的,可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
著作权人若得知自己的作品被侵权,应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若属侵权,可立即要求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要求其进行赔偿。
二、发明专利侵权判断标准有哪些?
1、明确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根据我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发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因此,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是法院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唯一依据。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之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有独立权利要求可以有从属权利要求。因此,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侵权判断中的权利要求,是指独立权利要求,而非从属权利要求。为了便于比较,法院通常要将独立权利要求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必要技术特征。这就需要对权利要求进行解释。解释权利要求的法定文件被认为是专利说明书及附图。此外,专利文档等也被认为是解释权利要求的重要参考文件。
2、明确被控侵权产品的相应技术特征。也就是根据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对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进行对应的分解。
3、将经过分解后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以确定是否侵权。
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就应积极举报,维护自身权益。当然,许多普通民众可能不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例如著作权或其他方面的权益受到损害时,第一时间就是收集证据,充足证据才能保护自己。
网络图片侵权如何处理
法律解析:1、由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3、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使用网络图片侵权如何赔偿
使用网络图片侵权主要是侵犯了对方的著作权,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一、网络图片侵权解决途径
1、调解。双方当事人可以请版权行政管理机关或版权代理机构或其它第三方作为调解人,按照自愿原则,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2、行政投诉。侵权行为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侵权者除了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还可以由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3、民事诉讼。作者或权利人的版权被侵犯,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权利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二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仲裁。根据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二、侵权网络图片如何处罚
侵权网络图片造成他人损失的,侵权人需要赔偿被侵权人实际损失,如果没有办法确定实际损失的,应以违法所得的数额作为赔偿金额,入如果仍然无法确定数额的,由法院进行裁决,但赔偿数额应不多于50万。
三、网上图片侵权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发生图片侵权,赔偿标准应按照以下因素顺序确定。
1、图片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图片侵权人的实际侵权数量;
图片侵权应先考虑实际损失,即图片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图片侵权人因侵权行为给权利人带来的实际损失。
2、图片侵权人的非法盈利;
3、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无法估算的,赔偿标准还可以按照图片侵权人的非法盈利多少来估算需要赔偿的数额;
3、权利持有者的实际受损难以计数的,补偿准则还可以依据图片侵权者的非法收益来估算应赔偿的金额;
4、在上述情况均不明确的情况下,由法院依据具体情形作出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
侵犯著作权或与其相关的权利的,侵权者应按权利持有者的实际受损给予补偿;实际受损难以计算的,可以按侵权者的非法收益给予补偿。
补偿金额还应包括权利人为阻止侵权行为所付出的合理费用。
权利持有者的实际受损或侵权者的非法收益若无法确定,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判决给予不超过五十万元的补偿。
图片版权使用规范标准-如何使用网络图片才不构成侵权
著作权法对图片作品的规定
我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对图片作品、图片作品权属、作品使用、侵权责任、补偿金额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以下是对著作权法对图片作品规定的解读。《著作权法》第五条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第四条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中下列作品的含义:(十)摄影作品,是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第五条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一)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创作成果,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版权又称著作权,版权包括作品版权和软件版权。版权登记是作者的无形资产,也是代表自身价值的最有力证据。
图片著作权侵权判定标准
法律分析:1、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其作品的;2、未经合作作者同意,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布的;3、未参与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5、剽窃他人作品的;6、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人同意,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如何使用网络图片才不构成侵权
法律分析:网络图片如何避免侵权:
1、如果是出于商业目的,那么转载别人的作品需要版权所有人同意或支付报酬,否则属于违法侵权。如果对方追究你的责任,你就要进行经济补偿。
2、如果你仅仅是个人使用或学习,一般的转载都是合法的。
3、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表演者同意,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同意,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人同意,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人同意,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