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企业推广海报持续三年竟遭版权争议?

(轻声细语)上个月隔壁老李的公司刚赔了八万,只因使用了三年前设计师设计的海报。这事儿在整栋写字楼都传开了——不是说好自己做的图随便用吗?怎么就涉及侵权了呢?

最要命的是许多老板以为买下设计就万事大吉了。去年深圳有家电商公司,将2018年的详情页直接搬到新店铺,结果被原设计师索赔。法院判决书明确指出:"委托创作合同未明确约定,著作权默认归创作者所有。"

一、这些数字要铭记在心

《著作权法》修正案实施后,企业最容易陷入的陷阱就是时间计算。举个例子:

员工制作的图:从完成那天起算,享有50年的著作权

外聘设计师设计的图:从公司获取图稿那天起算,享有50年的著作权

购买的现成素材:按照原作者去世的时间计算,享有50年的著作权

(搔头)或许有人会问:"我们公司十年前的LOGO现在还能用吗?"这里有个冷知识——若当初未签署书面协议,即便设计师已经离职,公司依然可能构成侵权。2021年北京的一个著名案例,企业使用了十五年前的VI系统,结果赔偿了设计费用的三倍。

二、救命的时间警戒线

第一条警戒线:职务作品。根据最高法司法解释,即便员工使用公司电脑制作的设计图,只要合同中没有明确指出"著作权归公司",员工离职五年后即可收回授权。去年杭州某科技公司就因为此事陷入了麻烦,前员工将旧设计卖给竞争对手,法院判决此举合法。

第二条警戒线:委托合同。国家版权局2023年的典型案例显示,63%的侵权纠纷都源于合同条款不明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必须明确"著作权归属",必须明确"使用范围",必须明确"期限约定"。

第三条警戒线:素材采购。现在许多企业热衷于使用的图库网站,实际上隐藏着定时炸弹。上海某广告公司购买了某图库五年的会员,结果第三年该图库失去了国外图片代理权,导致企业突然构成侵权。这种情况下,维权都找不到地方。

(猛拍桌子)对了!千万别相信"买断终身授权"的谎言。广州有一家服装厂购买了某摄影师的样片,合同中写着"永久使用",结果摄影师去世后继承人直接发送律师函。根据法律规定,著作权保护期至作者去世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即使买断合同也必须遵守这个期限。

三、延续生命的指南

若发现使用了过期的素材,立即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立即统计使用场景和传播量

联系著作权人或其继承人

准备合理的解释方案

有个反常识的冷知识——过了保护期的作品要根据情况区分。例如齐白石的画作已进入公有领域,但高清扫描件如果进行了独创性修复,扫描公司依然拥有新的著作权。这就像你把老房子重新装修,装修成果你有话事权。

(翻阅文件声)最后说个绝招:前往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官网查看"著作权登记公告",输入关键词即可查询权利状态。若看到"某某公司受让取得",注意查看转让日期。这个月刚曝光的案例,某企业使用了转让登记中的图片,在公示期最后三天被告侵权,冤枉得跳脚也没用。

说到底啊,公司存储的图片就像食品的保质期一样,光记住生产日期还不够,还得关注成分构成。下次让法务部检查图片时,记得把创作合同、权利凭证、续期记录这三件套准备齐全,这比烧香拜佛有用多了。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免图网 » 标题:企业推广海报持续三年竟遭版权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