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搞懂图书封面图片版权归谁?看完别再乱用图了
一篇文章搞懂图书封面图片版权归谁?看完别再乱用图了
【文章开始】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看到某本书封面特别美,随手截图发朋友圈,结果被出版社私信要求删除?或者更惨,开网店的把书封当商品主图,突然收到律师函?今天咱们就唠明白这个坑爹问题:图书图片的版权,到底算谁的?
别急,咱得先拆解“图书图片”这个概念。一本实体书,里边涉及的图像素材其实分好几块:
- 封面上的摄影作品或者插画
- 内页里的设计图形或图表
- 引用的第三方图片(比如某张名人老照片)
很多人一上来就问“图书图片版权”,但这个提问太模糊!咱得细化。
先解决最大的疑惑:图书封面的版权归谁?
当!李雷出了本小说,封面用的韩梅梅拍的一张海边落日照片。书大火了。
- 李雷觉得:封面是我书的一部分,版权当然归我或者出版社呀?
- 韩梅梅跳出来:慢着!这照片是我扛着相机喂蚊子拍的,原始版权是我的!你付我钱了吗?
法院支持了韩梅梅。2021年有个真实案子((2021)粤73民终XXXX号),某摄影师的图片被某出版社直接用在了书籍封面上,法院明确判决:书的封面设计版权归出版社?不!原始摄影作品的版权还是摄影师的!出版社仅仅获得了单次使用授权。
结论太关键了:
→ 封面上的摄影、插画等创作,原始版权一般属于创作者本人(摄影师、插画师等),而不是出版社或作者!
→ 出版社花钱买了图,不等于买了版权! 可能只买了很有限的使用权(比如“仅限此版本书籍封面使用”)。
那出版社花了钱请人设计封面,难道白花钱了?
哎,这倒不至于成为冤大头。这里有个商业常态:
- 出版社或者作者会委托他人拍摄封面图或创作封面插画。
- 双方需要签合同!重点来了:合同里必须白纸黑字约定版权归属!通常:
- 委托方(出版社/作者)会多花钱要求买断版权;
- 或者仅购买特定范围的使用权(比如“仅限此书第1版第1次印刷封面使用”)。
没签合同或者合同没写清楚?大概率版权还在创作者手里! 出版社只能用在当初约定好的那本书上。想拿这个图印T恤或者放在第二版上?不行!得再谈。所以啊,签合同真的不能马虎。
内页里的图片又是什么情况?
书里面,除了文字,可能有:
1. 作者自己画的草图、示意图
2. 请专业插画师画的插图
3. 引用的第三方图片(比如老照片、名画局部)
情况1:作者自己画的,没啥好说的,版权一般是作者自己的(或者根据作者与出版社的合同,转让给出版社了)。
情况2:请人画的插图,这个处理方式跟封面图片一模一样!版权归属看插画师和委托方(作者/出版社)的合同约定。没明确约定?版权在插画师手里!
情况3:引用第三方图片,这水可深了。出版社通常会去图片库买授权,或者联系版权方获取授权。这个版权铁定是原始权利人的。书里能用,不代表你能把这张图单独抠出来用。
这里有个非常容易踩的坑:以为对整本书有版权,就能自由使用其中的单张图片?大错特错! 法院不止一次判过,出版社虽然拥有图书整体的版式设计权,但书中单张图片的版权如果不在自己手里,它也没权利单独授权你用那张图!比如你找出版社买封面图的版权,出版社得先确认自己真的持有这张图的版权才行。
我随手拍了张书的封面发微博,算侵权吗?
这是个好问题!涉及“合理使用”这个模糊地带。
核心判断标准是:
- 你用这张图是干嘛的?
- 你的使用是不是影响了版权方赚钱?
比如:
- 你在豆瓣写了篇书评,上传了封面图 → 基本算合理使用,目的是评论介绍,不是直接拿图牟利。
- 你开了个淘宝店卖文具,直接把一堆畅销书封面当商品主图,营造“读书氛围感” → 危险了! 这明显是商业目的,可能让买家误以为你和书有关系,损害了出版社销售商品的权益和封面创作者潜在的授权机会。
网络上找到的图书封面扫描图,能用吗?
这更是巨坑!网上随意流传的高清封面大图,99.9%没获得合法授权!
- 可能是热心的书友扫描上传;
- 可能是某些不负责任的网站直接扒图;
- 来源本身可能就侵权了!
你从这些渠道拿了图去用?相当于吃了“毒苹果”,你用了,风险就转嫁到你头上了。原始创作者或出版商找上门,第一个告的就是你! 别抱侥幸心理说“网上都这么用的”。北京互联网法院数据显示,图片类版权案件逐年增长,而很多被告懵懂懂就背了锅。“别人用我也用”绝不是挡箭牌!
还有个常见误区——“图没水印,就是公用的”?谁告诉你的?没水印只代表找不到主人,不代表这张图没主人或者能随便用!使用无主作品(孤儿作品)同样有风险!
出版社倒闭了,书上图片能随便用吗?
老实说……这个灰色地带查资料也让我有点懵。理论上:
1. 图片的版权如果在原创作者个人手里(比如他签合同只卖了单次使用权),那出版社倒闭了,创作者还活着或版权在保护期内(作者死后50年),版权就还在啊!想用得找继承人或版权机构。
2. 如果版权确实已转让给出版社,而出版社破产了,这版权就成了“遗产”。可能由破产管理人处理,或者无人主张?但这只是“可能”。法律上,版权保护期内(通常是创作者身后50年)它都有效力。贸然使用,指不定哪天权利继承人冒出来追责,风险极大!这种糊涂账最该避开。
终极防踩坑清单
总结下血泪教训:
? 别想当然! “书的图片版权=出版社/作者的”?? 这误会太普遍,也太致命!
? 区分用途! 发朋友圈交流 vs 商业引流卖货,性质天差地别!
? 商用必溯源! 想用封面或内图,找到原始权利人或持有有效版权的机构(如出版社),拿到白纸黑字授权!
? 警惕网络图源! 尤其那些高清扫描的封面图,来源可疑的插图资源站,默认高风险!
? 合同是王道! 如果你是创作者,签委托合同时一定要抠死“版权归属”条款!如果你是想用图的人,拿到授权合同才最安心。
? “合理使用”范围很小! 别把它当救命稻草,商业用途尤其别抱幻想。
图书上的图片版权, 这张纸或者屏幕上看似简单的东西,背后关系很复杂。核心就是认清:绝大多数情况下,创作那张图的人(或他的合法继承人/权利人),才拥有原始版权!出版社或者书的作者想多用、多用地方,都得老老实实买版权或签明白合同! 下次再看到好看的书封图片,想拿来用?先默念三遍:找源头,问授权!别偷懒,防纠纷! 不然吃官司赔钱的滋味可不好受。
【文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