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毛血旺照片引发的天价版权风波

一张毛血旺照片引发的天价版权风波

【文章开始】

你有没有想过,随手拍的一张美食照片,可能价值上万?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对吧?可现实往往比小说更魔幻。最近,就因为一张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毛血旺”菜品图,闹出了一场沸沸扬扬的版权索赔事件。这事儿在网上炸开了锅,也把不少人给整懵了:啥?拍个菜还能摊上大事儿?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版权费毛血旺图片”背后的弯弯绕绕。

那盘惹出麻烦的毛血旺

这事儿啊,起初很简单。一个美食博主,咱们暂且叫他A吧,在自己的公众号或者小红书上发布了一篇文章,介绍某家网红餐厅。文章里配了图,其中就有一张特别诱人的毛血旺照片——红油锃亮,鸭血、毛肚、午餐肉堆得满满当当,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麻辣味儿。

问题就出在这张图。你说巧不巧?这张图居然跟另一位摄影师B在专业图库网站上售卖的一张图,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构图、角度、菜品摆放,相似度极高。摄影师B那边发现后,二话不说,直接通过法律途径,向博主A发出了索赔通知,要求支付高昂的图片版权使用费。网上消息乱飞,有的说索赔几万,有的甚至传十几万。博主A估计当时人都傻了,直呼冤枉:我就是去店里吃饭,随手一拍啊,哪有想那么多!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至于吗?拍张菜又不是偷东西?不就是一样的一盘菜吗?


是“相似”还是“复制”?版权法怎么看的

对啊,为啥拍个一样的菜就可能侵权呢?这里头得聊聊图片版权的本质。
* 版权保护什么? 它保护的可不是盘子里那堆食材本身(鸭血毛肚谁都能买),保护的是创作者呈现它的“独特方式”。换句话说,保护的是照片这个“智力成果”。
* “独创性”是关键! 法律判定侵权,核心看两点:第一,你的作品有没有“独创性”——就是是不是你自己独特构思、创作出来的(不是纯粹翻拍别人或者机器自动生成的);第二,别人有没有用了你的作品(全部或者重要部分),而且还没得到你的许可。
* “随手拍”也可能有独创性? 这个嘛…争议点就在这儿!专业人士拍的菜,讲究光线、角度、构图、后期处理,目的就是要拍出独特的美感和食欲,这种显然有独创性。那普通顾客在餐厅灯光下,用手机“咔嚓”一下呢?这就很微妙了。法官会具体看这张“随手拍”是否包含了足够多的个人表达和选择,比如特意选取的拍摄角度、特别的背景虚化、甚至后期加了个滤镜让它看起来更诱人?如果这种选择和表达与受保护的图高度重合,风险就大了。

所以,问题核心不是拍的是不是同一盘毛血旺,而是拍出来的照片跟别人的版权作品,像到了什么程度?是不是构成抄袭了别人的智力创作?


赔偿金额凭啥这么高?是“敲竹杠”还是真规矩?

最刺激大家神经的,还是那个传说中“天价”的版权费。为啥一张图能要那么多钱?这里头有几个门道:
* 商业性质!这才是“杀手锏”! 博主A发文章的平台(公众号、小红书等),一般都被认为是带有商业目的的——可能是推广餐厅(收推广费)、为自己账号引流、积累粉丝后期变现,甚至文章里直接挂了商品链接。一旦带有商业目的使用未经授权的版权作品,后果就很严重了。赔偿金额的计算,往往不是按这张图本身值多少钱来算了(它在图库可能就卖几百块),而是要算你通过使用这张图,可能获得了多少商业利益!具体怎么算这个利益?说实话,计算方法非常复杂,有时也带点模糊性,这也是为啥索赔金额有时显得特别“夸张”。
* 平台越大,影响越大,代价越惨! 你的文章如果阅读量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传播范围很广,法官在认定损失或赔偿金额时,通常会倾向于认为对版权人的影响更大、造成的损失更重。
* 人家早注册了!有备而来! 很多专业摄影师或机构,会把作品在图库网站售卖或者主动进行版权登记。一旦发生纠纷,手里攥着版权证书或者清晰的网络销售记录,打起官司来就非常有底气。普通人手机里的“随手拍”,基本不会去做这个登记,出事时举证自己创作在先或者拥有版权就困难得多。

不过话说回来,具体到毛血旺照片的案子,最终赔多少、怎么认定“商业使用”,还得看法官的具体判决,网传数字不一定准确。但这种风险是实打实存在的。


这事儿给我们敲响了啥警钟?

这场“毛血旺版权风波”,绝对不是个简单的“谁对谁错”的故事。它暴露出了几个非常现实、非常贴近每个人日常的问题
* 自媒体时代,“图”的坑特别多! 以前发照片可能就是朋友圈晒晒,现在做内容创业、搞自媒体、运营社群,发图的目的不再单纯。粉丝越多,流量越大,潜在的版权风险就越高。你用的每一张图,都可能藏着雷
* “不知者不罪”?难! 很多人侵权了,真不是故意的,就像博主A那样,觉得“随手拍自己的菜”天经地义。版权法通常不讲你是否故意,只看你用了没?有没有授权?是不是在商用? “我不知道这样也侵权”往往不能成为免责理由。
* 版权意识,真的不是可有可无! 看到好看的图片,随手右键保存?从网上“扒图”配自己文章?觉得“大家都在用,肯定没事”?这种想法很危险! 随着原创保护意识和技术的发展(比如图库的反盗版追踪系统),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模式,随时可能被精准狙击
* 那咋办?没图寸步难行啊!
*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最保险的还是自己拍!拍得丑点没关系,起码安全。
* 认准“免费粮票”: 网上有很多提供正版免费图库(CC0协议或者允许免费商用的),比如Pixabay、Unsplash等(注意看清授权规则!)。别信百度图片随便一张都能用!
* 花钱买平安: 重要的商业宣传图、需要高质量的图,还是去专业图库平台购买授权吧。这是最合规最省心的办法。几块几十块买张图,总比被索赔几万几十万强百倍吧?


风波之后:思考与余波

毛血旺这事儿闹得挺大,网友观点也吵翻了天。有人大骂摄影师“钻钱眼儿里”、“滥用版权”;也有人力挺原创,认为版权就该受尊重。其实啊,这场风波最大的价值在于提醒我们:
*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规矩一直存在,只是你以前没踩坑。
* “价值”这东西很玄乎,一张图在A眼里是“随手拍”,在B眼里可能是赖以生计的“知识产权”、在C(使用它的博主)那里,可能成了触怒版权方引来巨额索赔的“导火索”。
* 时代真的变了。我们习惯了免费的午餐,习惯了从网上轻松获取一切资源。但版权保护的趋势,就是在越来越收紧。“免费使用”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是时候认真思考,怎么安全地“看图”、“用图”了。

这张小小的毛血旺图片引发的风波,或许暗示着一场关于网络时代版权认知和实践的深刻变迁正在加速。下一次,轮到的也许就是你手机相册里某张自认为“很安全”的照片呢?谁又能说得准?

【文章结束】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免图网 » 一张毛血旺照片引发的天价版权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