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迅速辨识一张图片是否受版权保护?
你是否也遭遇过这样的境遇——在公众号上发布了张漂亮的图片,紧接着第二天就收到了侵权警告,辛苦策划的“新手如何迅速增粉”方案差点化为乌有?去年,我的同事选用了一张风景照作为文章插图,结果被索赔五千元,只因图中有一个并不显眼的咖啡馆招牌。
能否仅凭水印判断版权?
千万不要被水印所迷惑!部分盗用图片的人会故意保留别人的水印来误导用户。真正可怕的是那些“隐形水印”,肉眼几乎无法察觉,但专业检测软件一扫便能现形。我的一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就栽在这个问题上,他以为删除了可见水印就安全了,结果图片元数据中仍隐藏着版权信息。
“三步检验法确保安全?”
用谷歌镜像搜索查询图片来源,若出现图库网站链接则需警惕。
检查图片属性中的EXIF信息,看是否有作者字段。
将图片放大300%寻找微缩文字,许多专业摄影师会在其中隐藏版权标识。
有一个投机取巧的方法:专门寻找2010年之前的旧照片。因为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摄影作品的保护期至作者去世后50年,许多上世纪的图片实际上已经进入公共领域。但需注意建筑类照片例外,如故宫照片永远受保护。
“这些平台上的图片最危险?”
· 搜索引擎“推荐”的精美壁纸
· 网红博主发布的“无署名”美图
· 微信群中流传的打包图库资源
最近发现一项黑科技——利用区块链溯源工具查询图片。例如蚂蚁链的鹊凿平台,上传图片就能查看全网使用记录。上周我尝试了我三年前保存的樱花照,结果显示已被58个网站非法使用,连原作者都不知情。
话又说回来,现在有一个灰色地带,很多人并不了解。将受版权保护的图片转换为矢量图后再使用,法院可能认定这是新作品。但去年北京有一个案例,设计师将照片转换为lowpoly风格,结果还是被判侵权,因为关键构图元素没有变化。
实在不确定的话,教你一个笨方法:用手机拍摄屏幕上的图片。因为翻拍会产生新的拍摄角度和反光,形成二次创作效果。我的一个做电商的朋友就靠这招,用了三年都没被告过,虽然图片质量略差,但足够使用了。
最后提醒各位:看到喜欢的图片不要急于右键保存。先花30秒在国家版权局官网的“作品登记公告”查询,或者直接使用图怪兽等在线设计工具的素材库。毕竟现在一张侵权罚单足够买十年的图库会员了,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