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图片版权归属?揭秘新手必知的版权线索识别技巧

网上随意挑选的图片为何会触犯版权法?这情形就好比穿了别人的校服进入考场,监考老师立刻就能捕捉到你的违规行为!去年一位淘宝商家使用从百度下载的风景照作为产品主图,结果被摄影师索赔5万元。关键是要记住:无水印≠无版权,现今的鉴定技术可以追溯图片的家族谱系。

有哪些明显的风险征兆显而易见?

带有品牌logo的静物摄影(即便是星巴克杯子入镜也算)

名人的街头摄影或网红打卡照片(随手拍摄的手机照片也有版权)

具有强烈艺术感的构图(斜角45度拍摄可能被认定为具有独创性)

某美妆博主就因第三点吃了亏:她将眼影盘摆成心形拍照,结果与某杂志图片相似度高达70%,赔偿了三个月的广告费。法院认为「创意性的摆放属于独创的表达」这一条红线,新手往往难以想到。

如何进行五步自我检查以避免风险?

① 使用Google反搜图功能查找图片最早发布的时间

② 检查EXIF信息中的相机型号(手机型号同样可以作为证据)

③ 在国家版权局官网查询登记号

④ 对比云端原图的哈希值

⑤ 寻求专业机构进行像素点阵分析

上个月有设计师凭借第四步成功反转局面:客户坚称图片是原创,但云相册显示原图三年前就已存在,成功反诉对方欺诈。这就像通过DNA检测确认亲子关系一样。

哪些“花招”最容易被盯上?

移除水印后添加自己的logo

调整色彩后声称是原创

使用PS内容识别功能填充背景

将多张图片拼成九宫格

但要注意!AI修图工具会留下算法痕迹,某图库公司正是利用这一特征对100多家淘宝店提起诉讼,即便经过八次修改的图片也能被识别出来。

免费图库存在的三大潜在风险?

CC0协议可能限制商业用途(例如医疗领域需要额外授权)

人物照片需要模特签署肖像权协议

建筑摄影可能涉及物业所有权

见过最冤枉的案例是有人使用免费图库的建筑照片制作明信片,结果被物业公司索赔,因为那栋楼的设计师保留了版权。因此说,拍摄街景比拍摄大楼更为安全,选择素材时要像挑选蔬菜一样仔细。

直言不讳地说:现在连微信聊天截图都有可能构成侵权。有企业将客户好评截图放在官网上,结果被用户以侵犯肖像权起诉。我的建议是——尽量使用插画而非照片,能自己拍摄的就避免从网上寻找。毕竟,自家孩子最让人放心,不是吗?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免图网 » 如何辨别图片版权归属?揭秘新手必知的版权线索识别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