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询网站图片版权,一图掌握避雷攻略
哎呀你不必说,我同事上星期才遭遇了三万的索赔,只因在官网上使用了看似无害的山水画。换作任何人都会愣住——明明是正规图库购买的素材,怎么会侵犯版权呢?后来才知道,那幅画中隐藏着一棵受保护的珍稀树种,摄影师并未拍摄完整版权。
还记得去年参加电商大会时,有个义乌的卖家更倒霉。他在1688上花了50元购买的餐具图片,转手用到亚马逊店铺,结果被德国厂商跨国起诉。后来发现供应商盗用了欧洲某工作室的静物摄影,这事儿闹到要注销营业执照才算了结。
那么,版权信息到底藏在哪里呢?
现在正规的图库都像捉迷藏一样,把授权信息藏在角落。比如某图网的授权书需要点开下载记录,再翻到第三页才能看到“商业用途需额外付费”的提示。更糟糕的是,有些平台把二次创作权单独收费,你以为这是买断价,其实连修改图片明暗度都算侵权。
// 分割线
免费图库真的安全吗?
去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个典型案例。某新媒体公司使用了Pixabay下载的办公场景图,结果图片中咖啡杯logo未打码,被星巴克索赔12万。法官认定“平台免责声明不覆盖第三方商标权”,这谁能想到呢!
对比三大类型网站风险值:
网站类型 版权透明度 隐形陷阱
综合图库 ★★★☆☆ 分层收费套路多
专业图库 ★★★★★ 地域限制常忽略
政府素材库 ★★★★★★ 素材老旧更新慢
// 分割线
自查版权的歪门邪道
有个北京的设计师教我一招:把图片拖进谷歌识图,要是跳出超过5个不同语种网站的使用记录,赶紧撤。还有个诡异的方法——看图片命名,带“demo”“sample”字样的八成有问题。
不过最稳妥的还是看这三处:
EXIF信息中的摄影师字段
图片边缘是否嵌有肉眼难见的水印
联系客服要盖公章的授权书副本
// 分割线
(小编观点:见过最奇葩的操作是某景区把监控截图当宣传照卖,游客入镜的全没签肖像权协议。现在用图跟扫雷似的,宁可选择多花200元购买国企图库的,也别信什么“全网最低价”的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