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下载网络图片是否可能面临版权侵权风险?
朋友刚在亚马逊开设店铺便遭遇律师警告——产品介绍页中使用了松鼠啜食松果的图像,导致索赔高达1.8万美金!此事绝非危言耸听,据去年美国版权局统计,中国卖家因图片侵权案件平均赔偿额高达2.3万美元。那些想要通过“搬运素材迅速增加粉丝”的新手,不妨先审视这些潜在的风险。
美国版权法有何特别严厉之处?
美国人在这方面确实颇为坚决。他们实行的是自动保护原则,即从原作者点击保存的那一刻起,该图像便获得法律的保护。上个月的一个案例中,深圳一家公司使用了Instagram博主三年前已删除的旧照片,仍被判需赔偿。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
即使没有版权标志也受保护:即便图片上没有任何标记
-
追溯期长达5年:2018年的图片现在使用仍可能被追究责任
-
惩罚性赔偿:每张图片最高可达15万美元的罚款,足以让人倾家荡产
然而,也有例外!上个月我帮客户找到了一张1952年的老照片,由于已经超过了70年的保护期,因此可以随意使用。记得准确查询创作时间,误差不得超过3年。
如何判断图片是否可以使用?
记住这个口诀:“三查二改一备份”。具体操作如下:
使用TinEye反向搜索图片查找原始来源
检查CC协议中的商业用途条款
对人物面部或品牌logo进行马赛克处理
调整色调并添加滤镜(改动超过30%)
记录下整个取证过程的录像
一个取巧的方法是——自己拍摄!上周我用西兰花模拟树木,撒面粉模仿下雪,拍摄出的森林背景图审核通过率百分百。成本?不到20元人民币。
遇到索赔如何协商降价?
去年我处理的最成功的案例是:客户使用了纽约摄影师的街头摄影作品,起初要求赔偿5万美元。我们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
① 证明图片带来的实际收益不足800美元
② 找出摄影师在其他平台违规使用音乐的证据
③ 承诺购买对方未来三年作品的使用权
最终以3000美元和解,并获得了独家授权。记住,美国律师最看重的是时间成本,适时表现出弱点反而可能带来优势。
在我看来,最稳妥的方法还是自己建立一个素材库。我现在电脑里存有50G的原创图片,并按照授权范围进行了分类。工具方面,千元手机加上环形灯就能开始工作,这比使用网络图片安心多了。下次开工前,先打开电脑摄像头录制作过程——这比祈求神灵来得有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