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平台探讨: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对象究竟为何?
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是什么
知识产权的防护对象为智慧成果或是知识产品,是创造性的智慧劳动所形成的智慧劳动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版权和邻接权。版权,又称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及其相关主体依法对作品所拥有的身心权利和财产权利。邻接权在著作权法中称作“与著作权相关的权益”。
(2)专利权,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一定期限内拥有的独占实施权。
(3)商标权,即商标注册人或权利受让人在法定期限内对注册商标依法拥有的各种权利。
(4)商业秘密权,即民事主体对属于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依法拥有的专有权利。
(5)植物新品种权,即完成育种的单位或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依法拥有的排他使用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拥有的专有权。
(7)商号权,即商事主体对商号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依法拥有的独占使用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知识产权的定义】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和世界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版权与著作权有何差异
版权与著作权无差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著作权也称版权,我国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发表与否,依法享有著作权。并且作者等著作权人可以向国家著作权主管部门认定的登记机构办理作品登记。
【法律依据】
2021年6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第十二条
在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为作者,且该作品上存在相应权利,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
作者等著作权人可以向国家著作权主管部门认定的登记机构办理作品登记。
第三十三条
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
第六十二条
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