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使用协议怎么签,这些隐藏条款必须盯紧

您是不是觉得签图片使用协议就跟点APP网民协议似的,直接拉到最底下点同意?去年上海某广告公司就吃了大亏——他们以为买断的图片,结果协议里藏着「每五千次点击需追加付费」的条款,最后多掏了二十万冤枉钱!


核心条款逐字解读

??授权范围??千万别只看标题!有家新媒体公司栽过跟头:协议写着「全平台使用」,结果小字标注「不含境外服务器访问的平台」。他们用在海外版APP上的图片,被收了四倍授权费。

??使用期限??要算两头时间:

  1. 起始日到底是签约日还是付款日?
  2. 到期后已发布内容是不是需要删除?
    杭州某电商就因忽略第二点,三年后还收到律师函要求下架历史商品图

五大隐形陷阱条款

  1. ??转授权限制??:写着「可商用」却禁止转授权给第三方合作伙伴
  2. ??衍生作品条款??:调个滤镜也算衍生作品?有的协议要分走50%收益
  3. ??续约自动生效??:提前三个月不书面反对就自动续费三年
  4. ??维权捆绑条款??:图片被盗用时必须使用指定律所
  5. ??数据报送义务??:每月要向版权方报使用数据,误差超5%就违约

撰改条款实战技巧

碰到霸王条款别急着拒签,试试这些话术:

  • 「关于第7条数据报送,能否改成季度汇总报送?」
  • 「第12条争议管辖地改成合同签订地行吗?」
  • 「衍生作品收益分成阶梯式计算如何?例如首年30%,次年20%」

北京某4A公司靠这招,把某图库的独家授权费从8万砍到3万,还争取到二次撰改权限


签字前的三个必查动作

  1. 用手机扫描合同页边二维码(真有公司在这里藏电子附件)
  2. 核对签约主体是不是与营业执照一致(有公司用子公司签协议逃避责任)
  3. 要求提供条款变更对比表(重要撰改处必须加盖公章)

去年曝光的案例更离谱:某摄影师签的电子协议,版本号尾缀从V1变成V1.1,赔偿标准直接翻了五倍


要我说啊,签图片协议就跟拆炸弹似的,每个标点符号都得拿放大镜看。记得上次帮朋友审合同,光「基于包含但不限于的信息」后面的清单就藏着三种收费模式。这年头最靠谱的办法就俩字:慢看!宁可被甲方催死,也别被条款坑死。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免图网 » 图片版权使用协议怎么签,这些隐藏条款必须盯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