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图片使用须知:警惕这些版权雷区
你肯定见过这样的翻车现场?
路边奶茶店贴满了领导人考察的照片,培训机构将两会直播的截图做成招生海报……然而,这些行为却正在触及法律底线。去年,杭州某书店因使用《人民日报》脱贫攻坚的配图装饰墙面,收到了报社法务部门的赔偿函,要求赔偿3.8万元。
一、党媒图片真的可以免费使用吗?
很多人误以为主流媒体的图片属于公共资源,但实际上,《人民日报》摄影部明确声明:“除时政新闻类报道外,90%的创意摄影作品受著作权保护。”尤其是以下三类高风险内容:
? 领导人特写镜头(包括非公开场合拍摄)
? 专题报道视觉设计(如建党百年系列图表)
? 签约摄影师作品(图片角落带有“RB”水印)
? 避雷对照表:
使用场景 合法途径 风险等级
课堂教学 注明来源 可引用★★★★★
商业宣传 需书面授权★★★★★
自媒体配图 禁用头版及专题摄影★★★☆☆
二、哪些图片可以安全使用?
在报纸电子版中找到带有“授权转载”角标的作品,这类作品多为地方宣传定制的公益素材。例如乡村振兴专栏中的农田航拍、非遗传承人工作照等,通常标注“欢迎非商用传播”。
? 免费资源通道:
人民网“图解天下”栏目的信息图表
全国两会专题中的代表委员肖像(需去除背景文字)
重大科技成就报道的仪器设备特写
2022年冬奥会期间,《人民日报》发布了300多张赛事场馆摄影作品,允许中小企业在宣传文案中使用,但禁止印制于商品包装。
三、遭遇侵权通知怎么办?
立即执行以下三件事:
保存原始使用证据(如印刷品、网页快照)
联系图片著作权方(非报社总编室,而是视觉中国代理机构)
准备替代素材方案(建议采用新华社公版图片库)
北京某连锁酒店曾将抗疫报道图片制成走廊装饰画,后通过提交“客房服务公益性质证明”,将赔偿金从12万元协商至2万元。关键要证明无直接商业获利行为。
下次想使用新闻图片时,不妨先上“人民视觉”官网查询授权状态。那些震撼人心的镜头背后,可能隐藏着比商业图库更严格的版权链条。记住,对版权的敬畏程度,恰恰体现着创作者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