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朋友圈转发图片竟引发法律纠纷?
(大口饮下一杯凉茶)上礼拜三深夜,经营广告公司的老李突然给我紧急电话:"兄弟,快帮帮我!我把一位旅游博主的九宫格美景图转发到朋友圈,怎么就收到法院传票了?"这事儿可不是开玩笑,去年全国就有3800多起类似案件,最低赔偿金额都能买一辆电动车了!
首先,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版权属于作者”。简单来说,你从网络上下载的每一张图片,都如同别人家的孩子——看起来可爱,但不能随意带走。去年《著作权法》2020年修订版第二十四条写得清清楚楚,就连截取电影画面发微博都可能触犯法律。
(划重点)以下是一些致命的场景:
自媒体配图:觉得风景照没人追究?去年某个拥有百万粉丝的旅游号就因为使用了张雪山照,结果摄影师索赔12万。
企业宣传:把客户案例照片挂在官网上,没有签订授权协议?那你就等着收律师函吧。
个人号转载:以为注明“图源网络”就没事?北京朝阳法院今年刚刚判决了一个赔偿8000元的案例。
实话实说:现在连表情包都可能侵权!上个月某公司用葛优躺表情做海报,判赔7.5万。您说这还能往哪说理去?
(突然想起一个关键点)有些平台特别狡猾!比如某图网写着“免费商用”,仔细一看条款,发现需要保留水印。我哥们去年就因为这事栽了,给甲方做的画册全废了,还得倒贴3万重印费。
急需图片怎么办?给您提供三条出路:
国家地理中文网每月提供5张免费商用途图片。
新华社中国图片库的党政类图片免授权费(记得开证明)。
自己掏手机拍照最保险,记得把路人甲乙丙的脸打码。
最后说一个血泪教训:上周看到同行群在传某明星活动现场的照片,手贱存了两张。幸亏多问了一嘴,人家经纪公司专门雇了30人做图片监控,一抓到商用就索赔。所以说啊,网上的美图就像带刺的玫瑰,看起来诱人,乱摘肯定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