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卫星图鉴:揭秘东方红一号的传奇旋律
东方红一号是否还在歌唱
随着电力的耗竭,“东方红一号”卫星已不再歌唱。
1970年5月14日,电池电量耗尽,停止了信号发射,《东方红》乐曲亦随之停止播放。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寿命仅为20天,然而它在太空中的实际工作时长达到了28天。尽管如此,“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轨道寿命尚未终结,时至今日,它依然在空间轨道上运行。该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并于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我国发射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卫星现状如何,是否仍在服役
东方红一号至今仍在近地轨道上稳定运行,且仍在服役。众所周知,在上世纪的美苏冷战期间,两国不仅在军事、经济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的对抗,更在太空领域展开了“太空竞赛”。双方竞相研制人造卫星和探测器,将其送入宇宙。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发射的“旅行者一号”在2017年成功穿越太阳系。在那个特殊时期,我国也不甘示弱,将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卫星便是我国航天领域的“开山之作”——东方红一号。
1970年,我国在东风3弹道轨迹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发,最终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让浩瀚的宇宙中回荡着我国的“东方红”旋律,将共产主义理念传播至宇宙。
众所周知,现代卫星通常配备太阳能电池板,只要距离太阳在一亿公里之内,就能通过太阳能持续运行。然而,由于我国当时的科技水平有限,东方红一号装备了一颗前所未有的“巨型电池”。
这颗电池大约能让东方红一号使用20天,20天后,它将面临能源枯竭的困境。但熟悉科学的朋友可能知道,卫星能源耗尽并不意味着它必须“退役”,返回地球。
只要轨道器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即7.9千米每秒,它就能被纳入近地系统的引力轨道,依靠惯性稳定运行。我们的邻居“月球”便是如此。
随着技术的成熟,我国可能会发射飞行器,将东方红一号“回收”,让它“光荣退役”,供太空博物馆收藏。毕竟,它已成为一段历史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