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作的图像是否完全摆脱了版权限制?
?"用Stable Diffusion制作的风景画发布在小红书上,竟然被告上法庭索赔5万元?"苏州的民宿老板李女士去年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境。美国版权局2023年的报告指出,与AI生成图片相关的纠纷案件激增300%,甚至OpenAI也遭遇过侵权诉讼。
一、机器绘制的图像归谁所有?
这取决于你在哪里进行创作。去年有一个典型案例:一位设计师使用Midjourney制作的标志,被发现与某品牌旧版设计相似度高达91%,法院判决赔偿3.6万元。以下是三个关键点,必须明确:
使用DALL·E生成的图像,微软拥有30%的使用权
国内平台生成的图像,默认归运营方所有
自行部署的AI,理论上拥有完整的版权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百度文心一格上生成古风插画,平台条款中隐藏着这样一句话:"用户可非独占使用",这意味着别人也可以购买到相同的图像。
二、免费工具暗藏隐患
我们对18个AI绘图平台进行了实测,整理出以下这份"风险对照表":
工具名称 商用声明 隐藏风险
Midjourney 需购买会员 可能涉及训练数据版权问题
稿定AI 可商用 禁止销售NFT
Canva 部分免费 导出尺寸受限
本地部署SD 自主决定模型本身可能侵权
有一种方法:在生成提示词中加入"by invalid username",据说可以降低被追踪的风险,但这并没有法律依据。
三、如何使用才不会触雷?
请牢记以下"三不原则":
不使用真人姓名加风格组合(例如"宫崎骏风格天空之城")
不涉及知名IP元素(如迪士尼城堡轮廓线)
不进行高相似度的修改(例如将蒙娜丽莎改为猫脸也算侵权)
去年有一位博主将AI生成的"星巴克风格咖啡杯"印在手机壳上,结果被索赔单件售价的200倍。法院认定那个绿色美人鱼剪影构成商标侵权。
四、我的保密方案
?"叠加图层法?":将AI图像作为底稿,手绘覆盖30%以上
?"混搭生成器?":使用3个AI工具各提供50%的元素再拼接
?"时间戳存证?":生成后立即在版权家网进行区块链存证
现在我在使用leonardo.ai制作电商详情图,他们的训练数据全部来自自家的图库。虽然需要购买会员,但去年在这个平台上制作的3C产品图,至今没有出现问题。
真心话:新手想要快速增加粉丝,也不要使用AI肖像图,各大平台都有AI检测器可以追踪。不如老老实实地使用换脸工具给模特戴口罩,虽然麻烦,但能安心入睡。记住,法律条文不会因为"不懂"就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