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随意下载使用是否合法?

你有没有思考过,不经意间从网络获取的图片可能会让你损失惨重?去年上海某企业员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了一张风景照用作公众号封面,结果被告索赔3万元——这种不幸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今天就来详细讲解一下,什么样的图片才真正没有版权风险。

一、这些场景最易触雷

充斥朋友圈的各类企业宣传海报,十张中有八张配图都存在隐患。尤其是那些看起来非常专业的3D渲染图,可能就是设计师从国外网站盗取的素材。上个月杭州有一家创业公司,就因为使用了某游戏概念图作为产品背景,被版权方索赔20万元。

微信公众号中常见的美食探店配图,很多都是从Instagram搬运的。去年北京有一个案例,某博主使用了日本料理店官方拍摄的寿司图,结果被索赔8万元。关键是这张图还是从店家官网直接右键保存的,你说冤不冤?

更糟糕的是那些表情包和卡通形象。你以为熊猫头、蘑菇头随便用?其实很多都是签约画师的原创作品。去年广州有一家奶茶店,将网络热传的"打工鸭"表情包印在杯子上,结果被告得直接关门。

二、牢记这三大免死金牌

首先是最稳妥的CC0协议。像Pixabay、Unsplash这些网站,照片都带有这个标识。但要注意,有些网站会混着放不同协议的图,需要点开详情页确认授权类型。有次我同事在某个免费图库下载,结果漏看了一个"禁止商用"的小字,差点害公司吃官司。

其次是公有领域资源。政府网站发布的防疫宣传图、博物馆公开的文物扫描件,这些都属于全民共有。但要注意拍摄角度——故宫的房檐照片随便用,要是拍到了游客正脸,那就涉及肖像权了。

最后是原创声明+过程证据。自己拍摄的实物图记得在相机里保留原始文件,手机拍摄的也别急着删除聊天记录。有次我们团队做设计,甲方非说效果图盗用了他们的素材,最后靠微信传输记录和PS工程文件才洗清嫌疑。

三、避坑指南手册

先看这张对比表,收藏好随时查:

使用场景安全做法作死操作

公众号配图用CC0协议网站下载百度图片直接右键

产品包装购买商用授权修改网络图片自用

线下活动海报拍摄实物图+模特授权书拼接明星剧照

遇到不确定的图片,教你个土办法:用谷歌搜图功能反查来源。有次我发现同事准备用的风景照,居然是某摄影师参赛作品,赶紧换成了图库素材。

重点来了:现在很多AI生成的图片也有版权风险!有一个案例特别有趣,某公司使用AI生成的虚拟模特图,结果被指控模仿了真人模特的面部特征。法院最后判了赔偿,因为AI训练数据中确实有那个模特的照片。

四、灵魂拷问环节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那我花钱买的图总没问题吧?还真不一定!去年有家企业从某图库购买了授权,结果用在产品包装上被告了。原来他们买的是"电子版授权",线下印刷还需要另外交钱。

还有人觉得,把图片调个色、裁个边就不算侵权。北京互联网法院刚判的案子啪啪打脸——某公众号把别人的摄影作品去水印后使用,照样被判赔2万元。

最糟糕的是那种"免费商用字体",有些根本就是钓鱼陷阱。之前爆出过某字体网站,故意把收费字体混在免费区,等企业用熟了再发律师函。

小编观点

新手最好养成这三个习惯:①固定使用3-5个正规图库 ②每次下载截图保存授权信息 ③每季度排查历史素材。别等收到律师函才后悔,现在随便一张侵权图索赔都是五位数起步。记住,安全用图这事,宁可麻烦点也别心存侥幸。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免图网 » 网络图片随意下载使用是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