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画影像著作权的归属:一篇读懂真相!
哎呀呀!最近许多朋友问我:“在故宫拍摄的古画照片发到朋友圈算不算侵权?博物馆网站上的文物图片可以随意使用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古画版权的问题,保证您听完之后直拍大腿——原来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多的曲折!
一、古画版权究竟归属何方?原作者逝世50年后还能收取版权费吗?
这个问题,得从《著作权法》说起。举个例子,《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按照法律规定,他可是这幅画的主人!但是根据法律条文,原作者逝世满50年后,这幅画的复制权、改编权等财产权就自动失效了。就像超市里的临期食品,过期了谁都能免费拿——但请注意!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权利是永不过期的。
简单来说就是:
您可以随意将《千里江山图》印在汉服上,不用给王希孟的后人付钱(当然人家也没有后人)
必须标注“作者:王希孟”,改变配色没问题,但将青山绿水改成杀马特风格?那可不行!
二、博物馆为何能销售周边产品?他们到底拥有哪些权利?
逛过博物馆商店的肯定见过各种文物周边产品吧?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博物馆对文物原件只有所有权,没有版权——就像您家传的青花瓷,您能卖瓶子,但不能收取别人画这个瓶子的版权费
但!如果拍摄了文物照片,构图打光有创意,这张照片就有新的版权——好比您给自家猫咪拍艺术照,别人不能盗用
修复临摹作品不算新创作——故宫专家花三年临摹的《千里江山图》,法律上还是王希孟的
举个例子:南京德基美术馆以5192万港元购买了冯宁版的《金陵图》,虽然这幅画是清朝的,但展览权归他们,版权嘛...还是原作者说了算!
三、二次创作的底线在哪里?改动多少算侵权?
现在文创产品这么受欢迎,很多朋友都跃跃欲试想要进行创作。记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 合法操作
将古画元素设计成手机壳
用《清明上河图》作为游戏背景
截取局部图案作为汉服纹样
? 违法操作
将观音画像改成表情包
声称自己是古画原作者
将博物馆拍摄的文物照片商用
有一个有趣的案例:某汉服店将《千里江山图》改成刺绣纹样,大方地标注灵感来源,既合法又赢得了口碑——这操作,稳!
四、普通人使用指南:拍照发圈会不会被起诉?
给您划重点:
自己拍摄的博物馆照片:随意发!但别开闪光灯损伤文物
官网下载的高清图:个人欣赏没问题,商用需申请
临摹作品:发朋友圈炫耀可以,卖钱就得小心
有一个冷知识:即使对着公共雕塑拍照,您的照片也有版权!不过嘛...如果您把卢浮宫《蒙娜丽莎》的照片印成明信片出售,理论上还真不违法!
最后再谈一谈掏心窝子的话:
我认为,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我们应该好好利用但又不能滥用。见过太多商家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胡乱改编古画,把原本美好的《韩熙载夜宴图》改成网红蹦迪现场——这模样确实有些难看。
我个人认为,使用古画应该讲究“三尊重”:
尊重原作者署名权(至少给人留个名儿)
尊重作品完整性(别改得连亲妈都不认识)
尊重文物保护规定(不开闪光灯是基本素质)
总之,法律为我们提供了便利,我们不应该肆意妄为。下次再有人跟您说“故宫拥有所有文物版权”,就把这篇文章甩给他看——保证他当场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