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版权解析:哪些图片受版权保护?
网上哪些图像拥有著作权
您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法》
第三条本法规所提及的作品,涵盖以下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头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及采用类似电影制作方式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及模型作品;
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以下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性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制作一份或数份作品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及采用类似电影制作方式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及采用类似电影制作方式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转播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第二十二条在以下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详细的法律意见。
如何判断一张图片是否构成版权侵权-如何了解图片的版权状况
图片侵权如何判断
【法律分析】
未获得著作权人或肖像权人授权的图片构成侵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若有以下行为,可认定为图片侵权: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图片的;2、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及采用类似电影制作方式使用图片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图片作品的;3、使用他人图片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4、未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三)未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剽窃他人作品的;(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如何了解图片的版权状况
查询图片是否具有版权可以通过知识产权的网站进行,著作权侵权认定原则如下:
司法实践中,常用的著作权侵权认定原则有:
1、思想与表达两分法
将作品的思想(idea)排除在版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外。这是版权法原理的基本要求。《伯尔尼公约》第9条第2款明确规定:版权保护延及表达,而不延及思想、过程、操作方法或数字概念本身。我国版权局于1998年1月8日提交的《著作权法》修正草案(下称草案)第5条也增设了版权法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概念、发现、原理、方法、体现和过程的条款。
思想与表达在一般作品中,可以清楚区分,但在计算机软件作品中,其界限并不清晰。
此外,即使属于思想的表达,但该表达属于公有领域,例如是唯一性的表达,则表达同样不在保护范围之内。
2、接触与相似原则
在分离思想与表达、公有领域与私权领域之后,如果两部作品相同或相似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部作品的作者是否有接触或者作品有接触的痕迹来判断是否构成抄袭。
如果权利人与被告的作品相同或类似,而被告方无法提供其创作过程以证明未进行模仿而是独立创作的,侵权即成立。可见,这里的举证责任的承担发生了倒置,即由被诉作品的作者证明自己没有接触过原告作品,否则就可以推定存在着接触。
在判断两部作品相同或相似上,有所谓实质部分(substantialpart)的说法,即被诉的作品模仿了权利人作品的实质部分。然而,到底什么是作品的实质部分,怎样判断实质部分,仍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有待于司法实践进一步的探索。
在评判两部作品在实质层面是否相同或相近时,存在一种观点,即所谓的核心部分(核心部分)。这意味着被指控的作品模仿了权利人作品的核心部分。然而,究竟何为作品的核心理念,如何辨识核心理念,仍旧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这有待司法实践不断挖掘。
如何判定一张图片是否拥有版权?
判断图片是否具有版权,需审视创作人是否对该作品具有独创性。作品必须是创作者的原创智力成果,非抄袭或窃取他人之作。若图片系创作者独立创作且具备独创性,则可认定其拥有版权。
一、如何确定图片是否拥有版权?
确定图片是否拥有版权,需审视其是否具备独创性,作品需为作者原创的智力成果,非抄袭或窃取他人之作。创作,系一种脑力劳动、智力活动,能直接产出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著作权法中作品的独创性要求与专利法中的创造性要求有所不同。专利法中的创造性要求作品必须具备新颖性,甚至要求必须是首创的。著作权法中作品的独创性,只要是自己创作的,是表达自己思想观念和情感的智力成果,即使作品水平低于已有的同类作品,只要是自己创作的,就应认定具有独创性。
著作权的获得途径:
“继承获得”指的是基于他人已存权利而派生获得权利的情形。通过继承获得的权利是部分著作权,仅涉及著作权中的财产权,除非法律有明确规定。著作权的继承获得主要包括以下具体情形:
(1)、通过协议获得。
(2)、通过继承获得。
(3)、根据法律规定获得。
二、商标侵权赔偿应是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关于商标侵权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遭受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若前款所述侵权人因侵权所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法律规定了确定商标侵权人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和在无法使用法定计算方法确定赔偿数额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但法律并未将侵权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的决定权赋予受害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侵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弥补了这一缺陷。《解释》规定:“人民法院依据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侵权人的赔偿责任时,可以根据权利人选择的计算方法计算赔偿数额。”
在计算侵权赔偿数额时,被侵权人不仅要计算商标被侵权的损失,还要计算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所支付的调查、取证、协商、调解、诉讼等合理费用,以及因诉讼而支付的律师费用。
当然,被侵权人依据法律规定作出赔偿计算方法并计算出赔偿数额后,人民法院还应考虑具体的侵权行为的性质、期间、后果、商标的信誉、许可使用费等综合因素后最后作出判决。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网上常浏览图片的人,可能无意中浏览到了盗用他人作品的图片,在这种情况下,就属于侵犯他人版权的问题,因此必须对此类行为进行打击。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版权,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