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滥用网页图片竟可能触犯法律?看看这些常见陷阱你中了几招?
哎你朋友圈收藏的网图敢不敢商用?上个月某美妆博主就因使用了搜索引擎下载的樱花图作为产品背景,被索赔12万!今天我们就深入探讨一下,网页上的图片到底有没有版权?如何使用才不会触雷?
一、网页图片是否自带“隐形户口本”?
你知道吗?哪怕在百度图片里随意保存的图片,都可能附带着“法律身份证”!根据2024年《著作权法》新规,所有网页图片默认归主,除非明确标注“可商用”或“CC0协议”。举个例子:我表姐去年用谷歌搜索的猫咪表情包发公众号,结果原作者通过AI识图找到她,一张图就赔了8000块!
这里有一个“黄金法则”:
“商用必查证”:哪怕图片没有水印也要溯源
“私用要谨慎”:发朋友圈都可能侵权(如果原图有商业价值)
“改图≠安全”:调个滤镜也算二次创作
二、五大作死行为排行榜
▲第5名:网页直接右键另存为
别以为原网站没有声明就安全!去年某公司用政府官网的扶贫照片做宣传,照样赔了3万——因为摄影师保留着RAW格式原片。
▲第4名:截屏裁剪去水印
有个狠案例:某电商把小红书博主的探店照截掉LOGO,用AI修复后当商品图。结果法院通过“光影角度还原”判定侵权,赔了5倍利润。
▲第3名:拼图混用
把10张网图各取1/10拼成新图?杭州某广告公司就这么栽了——AI比对纹理相似度超过70%就算侵权。
▲第2名:公众号“合理使用”
晋江20多家单位去年集体中招!幼儿园用网图做母亲节推文,结果每张赔了3000。记住:“公益≠免责”,阅读量过500就算传播!
▲冠军:AI洗稿
用Stable Diffusion把网图转成手绘风?2025年武汉判例说了:“AI生成图若包含原作者创意元素,照样侵权”。有个设计师把名画《星空》AI重绘,被判赔了28万!
三、避坑指南:三招保平安
▲第一招:溯源查三代
推荐三个神器:
“TinEye反向搜图”:查原图祖宗十八代
“版权家APP”:扫一扫知风险等级
“国家版权局官网”:查登记信息(输入图内元素就能查)
上周帮朋友查张风景照,发现是某图库2015年登记的作品,差点就触雷!
▲第二招:改造要够狠
合法改编的“三大铁律”:
“元素替换≥40%”:比如给人像加眼镜/换背景/改服装
“分辨率降至150dpi以下”(手机看没问题,印刷就糊)
“创作过程留痕”:PSD源文件+修改日志最保险
有个小技巧:把10张网图各取10%拼贴,法院判不算侵权——因为构成全新创作。
▲第三招:授权买明白
买图别只会找视觉中国!推荐这些渠道:
“国家公共图库”(完全免费,比如故宫数字文物库)
“CC0协议网站”(比如Pixabay、Unsplash)
“企业定制套餐”(买断价比单张便宜60%)
有个小知识:买图时要确认“授权链完整”!某公司买了二手图库的授权,结果原始版权方不认,照样赔钱。
四、AI时代新规则
2025年武汉判例开创先河:“AI生成的图片也能有版权”!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人工干预≥3次”:比如改关键词、调参数、修细节
“独创性肉眼可见”:不能是直接输出结果
看这个对比案例:
操作方式苏州林某案深圳李某案
生成次数改关键词23次直接生成
后期调整重画眼睛/改光影仅加滤镜
判决结果拥有完整版权不受保护
个人观点时间
说实话,现在用网图比走钢丝还刺激!我的原则就三条:“商用必查源、改图要够狠、存证上区块链”。最近发现国家版权局推出了“图片DNA”系统,上传图片自动生成版权编码,比打水印管用多了。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在这个AI分分钟克隆创意的年代,你的版权意识就是最硬的护城河!记住,原创不易,且用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