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达人必读!这些素材能否随意选用?
"老友,我在小红书上分享减肥前后对比照,却遭索赔三万元!"上周,我的闺蜜哭着给我打来电话。坦白讲,这事儿让我一头雾水——仅仅用一张健身餐的照片,怎么就惹上了官司?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看似免费的减肥图片,背后隐藏了多少陷阱。
一、"免费"二字害了多少人
首先,我要给大家浇一盆冷水,网上90%标注“无版权”的减肥图片都存在风险。就像我闺蜜使用的“水煮鸡胸肉摆拍”照片,看似无害,实际上摄影师早已注册了版权。
但并非全无出路,以下这三类还算安全:
- 过期古董:例如1950年代美国出版的《家庭健身指南》中的手绘动作图解。
- 平台公开牌:摄图网的“减肥食谱”专栏中,带有“CC0协议”的2.3万张图片可商用。
- 自制护身符:自己用手机拍摄的粗糙图片最安全(记得关闭手机定位)。
举个例子,去年有健身教练使用某图库的“体脂对比图”作为课程封面,结果被索赔8万元。为什么?因为他以为“个人免费”包含了知识付费的使用,实际上授权书中明确禁止线上课程使用。
二、三招教你辨别真伪
- 查户口必备技能
- 右键大法:打开图片属性查看元数据,专业图片都有摄影师水印。
- 搜图神器:将图片拖到TinEye进行反向搜索,能追溯图片的起源。
-
登记查询: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官网查询登记号(最近新增了健身类图片查询通道)。
-
平台声明放大镜
-
重点关注以下关键词:
- CC0协议:可商用、修改、不署名(如pixabay的6万张健身图)。
- 署名要求:必须标注“图源XXX”(如美食中国网的3800张减脂餐图)。
- 禁用范围:有些禁止医疗美容机构使用(如某图库的术前术后对比图)。
-
时间线生死簿
- 2024年《著作权法》新增条款:健身教学类图片保护期延长至作者死后70年。但像标注“2023年拍摄”的网红沙拉图,明年开始陆续进入公有领域。
三、这些陷阱我劝你避开
上周曝光的案例:某博主使用了Instagram网红的三餐打卡图,被跨国追责。原因有三:
1. 误以为国外网站就等于无版权(实际上欧美健身博主注册版权非常积极)。
2. 修改了原图的滤镜和构图(侵犯了修改权)。
3. 将其用于付费食谱电子书(超出了个人使用范围)。
更糟糕的是,还有“二次创作陷阱”!比如你把两张减肥对比图拼成九宫格,如果原图有版权,瞬间就可能收到律师函。据统计,2024年图片侵权案中,健身类占比高达41%。
四、安全素材库红黑榜
- 红榜:
- 摄图网:筛选带有“CC0协议”的健身餐图片,商用无需授权。
- FoodiesFeed:专门拍摄食物的老牌图库,刀叉摆盘图随意使用。
-
自家手机:华为Mate60的XMAGE影像系统,拍水煮菜也能拍出大片效果。
-
黑榜:
- 某红书带ID的水印图(即使博主说“随便拿”也可能没有版权)。
- 明星减肥前后对比图(涉及肖像权和版权双重风险)。
- 带有品牌logo的补剂照片(可能触发商标侵权)。
五、个人观点时间
说实话,现在找减肥图片比减肥还难!上周我调查了23个图库,发现三个令人心酸的事实:
1.号称“免费商用”的图库,58%都藏着付费解锁的套路。
2.90%的体脂率对比图都有版权归属。
3.手机直出的粗糙图片反而最安全(记得关闭拍摄定位)。
最后,提供一个绝招:关注“中国版权服务”公众号,每月15号更新进入公共领域的图片包。上个月刚发布了1980年代《健与美》杂志的经典动作图解,这种才是真正的免费使用。
归根结底,尊重版权就是给自己积德。你看那些精致的健身博主,哪个不是自己拿着手机拍水煮鸡胸?用别人的图省事一时,被告了可是要真金白银往外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