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何合法使用商品包装中的人物图片?掌握这5个关键步骤,避免侵权风险

你肯定遭遇过类似的悲剧——某奶茶杯印着明星同款发型被索赔50万,某月饼盒采用了网红同款手势被告到停产。去年有个更荒谬的案例,某洗发水包装采用了张油画人像,结果发现画的是画家前女友,这版权纷争打得比电视剧还狗血。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让无数老板栽跟头的陷阱:商品包装上的人物图片到底该如何使用才不构成侵权?

首先泼盆冷水:99%的网图都不能商用!

我认识一位经营烘焙店的小姐姐,去年中秋节用了ins博主的打卡照作为礼盒图案。结果人家跨国寄来律师函,光公证费就要她掏2万8。这里先划重点:商业包装上用的人物图,必须同时获得两种授权——肖像权+著作权。就像你要开火锅店,既得租房子还得办执照,少一个都不行。

常见犯傻操作TOP3:

把明星综艺截图抠图作为主视觉(分分钟收到律师函)

用动漫人物二次创作形象(除非拿到原公司授权)

淘宝购买的"商用素材包"(可能是盗版贩子)

灵魂三问:这图到底能不能用?

Q1:朋友帮忙拍的照片总安全吧?

错!去年有家服装公司让员工当模特拍画册,结果员工离职后反手一个起诉,愣是索赔了12万。记住啊,即使是自家员工,也得签订书面授权协议,最好把使用范围、期限写得明明白白。

Q2:设计师给的图肯定没问题?

说个真人真事。某化妆品老板花3万找设计公司做的包装,结果用的是图库盗版素材。被告后设计师跑路,最后老板自己赔了28万。所以合同里一定要加上这句话:"乙方保证素材合法授权,若产生纠纷全额赔偿"。

Q3:把真人照片漫画化能规避风险?

天真!2023年有个典型案例,某零食品牌把当地网红的脸部特征做成Q版形象,法院判赔16万。法官原话是:"具有明显可识别性的二次创作仍构成侵权"。

救命指南:去哪找安全素材?

这里给大家列个安全系数排行榜:

专业图库购买(贵但省心)

视觉中国单张500-2000元

摄图网包年2988元

定制拍摄(量大有优惠)

找摄影工作室拍套图,均价800元/人/天

AI生成(注意平台规则)

稿定设计AI作图商用授权费单张99元

素人招募(性价比最高)

在高校发模特招募,时薪80-150元签全约

最近发现个宝藏渠道——政府主办的创业扶持计划。像杭州余杭区就有免费商用图库给中小企业用,都是本地摄影师原创作品,用着比买来的还香。

踩雷急救包:已经侵权怎么办?

教你三招江湖救急:

立刻下架+全网删除

别以为只在淘宝下架就行,记得把微信朋友圈、抖音橱窗里的展示图都删干净。去年有家公司就是漏删了官网图片,多赔了8万块。

反向谈判套路

收集对方盗用你产品的证据(比如山寨货),说不定能达成和解。某母婴品牌老板就靠这招,把30万索赔谈到5万结案。

备好三件套

销售数据(证明实际获利少)

素材来源凭证(甩锅给设计师)

善意使用证明(比如标注过"侵删")

冷知识:这些图片白嫖也不侵权

去世超过50年的名人肖像(比如奥黛丽·赫本)

完全虚构的通用形象(比如简笔画火柴人)

自己员工拍摄的原创图片(记得签协议)

政府公开的公共版权素材(比如文旅局宣传图)

有个骚操作很多人不知道——用海外图库要注意地域限制。比如你在Shutterstock买的图,授权范围可能不包括中国大陆。去年就有进口商栽在这事上,赔得比货款还多。

说到最后,想起个行业潜规则。某连锁火锅店把创始人童年照印在包装上,结果被亲妈起诉侵犯肖像权,这剧情编剧都不敢写。个人觉得,与其在版权问题上走钢丝,不如培养自己的摄影师。现在两千块就能买到微单相机,三脚架+环形灯套装不到500块,拍出来的效果不比专业图库差。再说了,自家拍的素材用着多踏实啊,你说是不?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免图网 » 标题:如何合法使用商品包装中的人物图片?掌握这5个关键步骤,避免侵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