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看:揭秘桌游版权的隐藏陷阱,轻松避坑指南

听说设计师小李刚接到律师函?他为客户设计的Q版桌游角色,三个月后竟然出现在某宝爆款手机壳上!这事儿给我们提了个醒——现在连桌游小角色都可能被低价销售。今天我们就聊聊,如何为自家的桌游角色穿上法律保护衣。

一、版权认定那些门道

先给大家浇盆冷水:你以为在iPad上画两笔就算原创?去年全国13万起侵权案,38%都败在"原创证明"这关。杭州有个插画师小王,用Procreate画国风角色,结果被网红盗用。法庭上她拿出分层文件+手绘草图+创作录屏三件套,直接把对方打垮。我们得养成三个好习惯:

每画半小时就保存分层文件(千万别手贱合并图层)

草稿阶段拍照存档(带日期水印那种)

大改时录15秒操作视频

工具选择也有讲究,网页设计工具生成的源文件,关键时刻可能掉链子。Photoshop这类本地软件,源文件自带元数据,比某些在线工具靠谱多了。

二、登记手续实战手册

今年版权登记手续简化了,线上审核从30天缩短到7个工作日。但初审驳回率涨到42%,最常见原因竟是图片分辨率不够!准备材料要备齐:

成品图(300dpi起步)

创作思路文档(别写"客户让改的"这种废话)

原始素材授权书(比如用的免费字体要截图)

重点说说这个创作思路文档。得写成:"本角色融合赛博朋克与唐俑元素,主色调取自敦煌壁画第45窟,肢体比例参考唐三彩仕女..."越专业越容易过审。

三、防盗用三招

登记完才是开始。去年有个离谱案例:设计师的桌游角色被AI抓去训练,生成相似度90%的盗版。防贼得学会这几招:

上传时加隐形水印(用LSB算法藏个人信息)

每月用Google图片反向搜索

文件属性里写版权声明(别用默认相机参数)

平台处理速度差别大,实测同一张盗图,抖音24小时下架,微信能拖72小时。发现被盗先上"12315平台"固定证据,这招比直接找平台管用。

四、工具链安全套餐

现在新手爱用AI生成角色,这里头雷区可不少。市面常见工具:

某狐的免费AI用户协议藏着"可用于商业训练"

国际大厂的收费工具反而明确版权归创作者

本地部署的Stable Diffusion最安全(但得有好显卡)

最近还有个新坑——AI生成元素可能自带版权风险。比如输入"机甲少女",系统可能拼接现有作品部件。有个取巧法子:生成后用DeepMind的SynthID打数字指纹,就算被二改也能溯源。

五、法律护城河怎么挖

碰到盗版别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和第六条是神器。上海杨浦法院去年判的《璀璨宝石》案,被告赔了39.5万,关键就在于:

商品名称混淆(用了"splendor"标识)

游戏规则整体抄袭

网店用"正版璀璨"虚假宣传

要是你的桌游已经小有名气,玩家能把游戏和你联系起来,这时候有人搞"换皮",直接搬第六条告他混淆行为,一告一个准。

六、跨界保护小心机

别光盯着版权登记,商标注册也得跟上。把角色名、游戏名称在28类(游戏器具)注册了,碰上盗版商直接商标侵权投诉。当年《三国杀》就这么干过,被告用了"三國殺"字样,法院判赔没商量。

七、合作开发避雷指南

找外包画师得签明白合同,约定好版权归属。北京有个团队吃过亏,外包画师把角色原稿卖了三家,最后法院判团队只有使用权。合同里必须写明:

除署名权外所有权利归甲方

禁止二次销售

违约赔偿按收益的三倍算

个人唠叨

说实在的,现在做桌游就跟打地鼠似的,防完盗版防AI。但咱也不能因噎废食不是?去年有个狠人,连画设计图时点的外卖小票都留着当时间证明。虽然夸张了点,但在这个AI横行的年代,多留个心眼总没错。毕竟自己熬夜设计的角色,可不能便宜了那帮盗图贩子!

参考资料:

:《璀璨宝石》侵权案判决细节

: 桌游法律保护途径分析

: 合作开发合同纠纷案例

: 版权登记实操指南

: 数字指纹技术应用

: 12315平台取证流程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免图网 » 新手必看:揭秘桌游版权的隐藏陷阱,轻松避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