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图片版权期限:一站式查询指南,轻松掌握时间节点!

唉,上月同事选用了一张民国月份牌作为推文封面,不料反遭索赔两万元!这世道,连旧照片都不能随意使用了吗?今儿就详细跟你聊聊,如何辨别图片版权?是否已过保护期?让你安心浏览,避免踩雷。

一、入门篇:版权期限如何计算?

简单来说,这与超市里查看酸奶保质期类似。对于自然人拍摄的图片,自作者去世之日起算,满50年即可自由使用。例如,齐白石于1957年离世,他的虾蟹画作至2008年元旦便成为公共财产。而若张三去年方去世,其摄影作品需等到2075年方可免费使用。

对于公司拍摄的图片,更需留意,自照片首次亮相之日起算,满50年即失效。1950年《人民日报》刊登的新闻图片,到2001年便可放心使用。然而,某旅游号去年使用某博物馆1975年的展品图片,结果发现该图片于2000年重新扫描注册了衍生版权,依然被判赔偿八千元。

还有一个陷阱是“合作作品”,需等到最后去世的作者过完50年保护期。例如,《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于2002年去世,曲作者冼星海于1945年去世,需以光未然的死亡时间计算,至2053年方可免费使用。

二、实操篇:五步鉴定法

  1. 视觉筛查法:先观察图片四个角是否有版权标志,尤其是右下角水印。但不可过分依赖,现在盗图者会用PS仿制图章工具抹去水印。上月有一张网红民宿图,右下角明明标注着“2020”,但通过反向搜图发现,实际上是盗用2015年的旧图。

  2. 属性分析法:右键点击图片属性,重点关注EXIF信息中的“拍摄时间”和“作者栏”。去年有一起诉讼,原告正是依靠照片属性中的GPS定位,证明自己比被告早三年拍摄了相同角度的外滩夜景。

  3. 区块链存证:推荐使用微版权网站,上传图片可生成时间戳证书。就像银行流水一样,连图片修改过几次都能查出来。但检测需要十多分钟,如果急于发布推文,可能来不及。

  4. 反向搜图法:将图片拖到谷歌搜图框,查看最早出现时间。去年火爆的“唐朝仕女吃火锅”表情包,就是用这种方法发现原型是1930年代的月份牌,早已过了保护期。

  5. 官方核实:在国家版权局网站查询登记信息,输入“作品名+作者”即可显示保护期限。请注意核对“登记证书编号”,去年就有人伪造徐悲鸿画作登记信息,骗了不少自媒体人。

三、避坑篇: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 将过期图片调色后当作新作品使用

× 将多张旧图拼成九宫格

× 使用过期图片注册商标

前年有一家火锅店使用解放初期的宣传画作为LOGO,虽然原图已过期,但因其注册了图形商标,依然被判赔偿十二万元。

还有一个奇葩案例:某博主使用AI生成的老上海街景图,结果被指认抄袭1950年代的摄影作品。法院判决,只要AI图调整过参数筛选过版本,就算有版权。但若完全未改直接使用原图,原作者有权起诉。

四、特殊场景篇:这些情况如何处理

遇到“外国人作品”时,需按照出生地法律计算保护期。例如,日本战后作品保护期为作者死后70年,美国则为70年。去年有一家旅游号使用了安藤忠雄的建筑照片,幸亏查到他1995年去世,按日本算法至2065年才过期,及时撤稿避免了诉讼。

“未发表遗作”更令人头疼。例如,张大千有一批未公开的素描,家属于2010年才拿出来展览,保护期需从2010年算起,满50年。这事儿就像开盲盒,说不定哪天冒出个继承人找你索赔。

总之,现在网上的图片就像地雷阵。特别是自媒体新手,想快速起号,宁愿多花半小时查证,也别为省事惹上官司。下次再看到心仪的旧图,按照我说的五步法筛选一遍,保你安全享受流量红利!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免图网 » 揭秘图片版权期限:一站式查询指南,轻松掌握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