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揭秘:一图解析照片是否享有法律权益

图片版权揭秘:一图解析照片是否享有法律权益

前几日协助友人应对设计图纸遭窃用的事件,对方理直气壮地辩称:“网上到处都能找到的图,凭什么说是你的?”气得他差点将单反摔碎。相信许多初涉设计行业的新手、自媒体小白都曾面临这样的困惑——究竟哪些图片具备法律保护?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剖析一番。

一、法律视角下的“价值之物”有何特征?

核心要素仅三个字:独创性!

简而言之,你需在图片中留下智慧结晶。例如,你拍摄的故宫角楼,若与百万游客同款角度加自动模式拍摄,这仅算作生活记录。然而,若是在凌晨三点架起三脚架等待朝霞,手动调整五次曝光参数,这种个性化创作才算得上是摄影作品。

以一个真实案例为例:去年有设计师的国风图案被改制成简笔画并注册为商标,法院却判定不构成侵权,原因在于原图缺乏独创性,与公共素材库中的相似度较高。

二、这五类图片自带法律盾牌

原创摄影杰作??

例如,你攀登时拍摄的云海,若能看出取景角度、光线处理的巧妙,即便是蹲坑时拍摄的彩虹都可能受到保护。但请注意!证件照、产品图这类纯记录性的图片,法律并不认可。

手绘插画设计??

从线稿到上色全部自己完成,即便画得像幼儿园水平也受保护。有位插画师绘制的简笔画猫咪被制成手机壳销售,法院判决赔偿时按照商业价值计算。

创意合成图片??

将二十张素材PS成新图的,只要看不出原素材痕迹即可。但切勿效仿某些人,将明星脸P到风景照上就商用,分分钟收到律师函。

特殊拍摄技法??

如用慢门拍摄的车流轨迹、微距拍摄的露珠特写,这些技术流操作最能体现独创性。有位摄影师凭借航拍城市夜景的专利构图,三年内赚取版权费40万。

表情包/漫画形象??

即便是微信里随手绘制的沙雕表情,只要形成固定形象就受保护。某大学生设计的“熊猫瘫”表情包被企业盗用后判赔8000元,比毕业起薪还高。

三、这些图看似美丽实则无保护

网络通用素材??

例如,百度搜索出的“免费商用”图片,十个中有九个暗藏隐患。去年有公众号小编使用了某图库的山水照,结果被索赔5000元,原来那图是用户私自上传的盗版。

影视剧截图??

《甄嬛传》的表情包再火也是侵权重灾区。有公司使用《流浪地球》剧照作为海报背景,赔偿制片方12万元。

翻拍翻画作品??

临摹名画《星空》发朋友圈无妨,但若印制成明信片销售就违法。某画廊老板翻拍毕加索画册制作周边,被判赔偿画作市价的20%。

自动生成的AI图??

尽管去年有个AI绘图维权成功的案例,但前提是作者调整过几十次参数。如果你直接输入“中国山水画”生成的图片,就别想维权了。

四、三招教你为图片投保

保留原始文件比寻找伴侣更可靠??

RAW格式原始文件切勿删除,这比结婚证更能证明归属权。

微信传输助手是个宝,定期将原图发送至聊天窗口。

某宝20元购买区块链存证,法院都认可这个时间戳。

加水印要有技巧??

不要将LOGO放置在边角!有位摄影师的水印被裁掉后维权失败。建议在画面中央添加半透明标识,像央视纪录片那样若隐若现最安全。

登记证书是王牌??

花费300元进行版权登记,关键时刻比口水战更有用。某美食博主被盗图后出示证书,对方当场认输赔偿8000元。

小编观点

从事设计八年,见过太多人栽跟头。说句掏心窝的:赶紧把硬盘里的图整理一下,重点作品花费300元进行版权登记。下次再遇到盗图的,直接将盖有红章的证书拍在对方脸上——这比在朋友圈骂街管用多了!记住,法律保护的从来不是图片本身,而是你熬过的夜、掉过的头发和死掉的脑细胞。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免图网 » 图片版权揭秘:一图解析照片是否享有法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