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绘制一张网络图片就会触犯版权?网络图片领域是否真的成了侵权的高发区?

为何绘制一张网络图片就会触犯版权?网络图片领域是否真的成了侵权的高发区?

你刚刚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寻店攻略,附上了9张Instagram风格的精美图片,然而第二天就收到了索赔3万元的律师函——这可不是玩笑话,去年杭州有博主就真的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大家普遍认为图片是版权侵权的重灾区,但为何图片这么容易引发诉讼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一、图片侵权的三大“致命缺陷”

要了解图片为何总是惹麻烦,首先要看它的三个弱点:

直观可见的识别度

文字抄袭还可以进行洗稿,但图片一旦相似度极高,就直接被认定为侵权。就像网页2中的北京某影视公司,使用了别人的摄影作品,被索赔6000元,在法院调解时连抵赖的机会都没有。

传播速度如同病毒

一张图片能在微信、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上迅速传播,传播速度比文字快10倍。网页3中的文山公司使用网络美术作品,结果被厦门公司跨省追责,传播范围越大,赔偿金额越高。

取证容易如买菜

现在区块链存证只需19.9元就能完成,网页截图都能作为证据。你看网页9的案例,抖音公司就是通过模型参数对比,证实对方抄袭。

二、这些误区让多少人受害

良心地说,90%的图片侵权都是由于无知造成的:

你以为的实际上的后果参考

"非商用不算侵权"网页4明确指出:非商用同样违法,网页5案例赔偿6000元。

"免费下载=免费使用"网页1揭露:可能存在使用限制,网页3调解撤诉仍需赔偿。

"改30%就不算抄"网页5指出:改编也需要授权,网页10案例赔偿30万。

"平台图库肯定安全"网页6曝光审查漏洞,网页7中介卖假证。

举一个血淋淋的例子:网页4提到有人使用免费图库中的樱花图,结果里面的和服纹章是日本家族图腾,赔偿了8万元。这就像超市试吃品随便拿,但要是打包带走就得付钱。

三、自我保护五件套请收好

别等到收到律师函才后悔,以下五招日常操作要记牢:

来源追踪三步查

查CC协议标识(网页1提到的CC BY)

查元数据版权信息(使用Exif Viewer插件)

查WIPO登记号(国际版权数据库)

修改底线要坚守

人物图不要改变五官比例,景物图不要改变地平线位置。参考网页9案例,连AI模型参数相似都算侵权。

存证套餐不能省

19.9元区块链存证+后台截图+授权协议,三件套缺一不可。网页7的惨痛教训就是没有留下证据。

商用分级管理

朋友圈卖货使用千库网企业账号

公众号推文购买包图网套餐

产品包装必须购买断版权

定期排查别偷懒

每月底翻翻历史推送,下架来源不明的图片。网页6提到的某公司,就是栽在三年前的老图上。

四、灵魂三问破解迷思

Q:我就用个头像图,至于吗?

A:网页5明确指出,头像也可能存在肖像权和著作权双重风险。去年有微商用网红自拍当头像,结果被告侵犯肖像权。

Q:影视截图算不算侵权?

A:分分钟踩雷!网页10的戴尔学校用《新概念英语》课文都要赔偿30万,更不用说影视截图了。

Q:自己拍的总安全吧?

A:要小心背景元素!网页4提到的巴黎铁塔夜景要单独付费,你在外滩拍东方明珠也可能中招。

小编说点大实话

混迹新媒体五年,见过太多人从盗图成瘾到被迫购买会员。说实在的,现在正规图库价格并不贵,包图网企业账号每天成本不到10元。与其提心吊胆使用网图,不如培养自家摄影师——我们公司现在让实习生每周拍摄100张素材,既练技术又积累图库。

最想提醒新手的是:别相信那些"免费商用字体图片包",十有八九是陷阱。上周还有同行中招,使用了一个所谓的免费字体,结果对方公司专门盯着中小企业索赔。记住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特别是挂在网上的图片!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免图网 » 为何绘制一张网络图片就会触犯版权?网络图片领域是否真的成了侵权的高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