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D绘图软件创作内容版权问题解析:化学新手如何避免侵权风险?
一、你绘制的分子结构图,果真属于你所有吗?
近期,实验室的小王遭遇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他耗时半个月,利用ACD软件绘制的新药结构图,竟然被隔壁课题组毫无保留地盗用了。这位同事气愤地前去理论,然而对方却理直气壮地说:“这只是一张从网上随便找来的图,谁又能证明是你画的呢?”
事实上,使用ACD/ChemSketch等专业软件绘制的化学结构图,就如同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一样,本身就具备版权属性。就像你亲手制作的陶瓷杯子,别人不能随意拿去赚钱。然而,其中涉及的问题错综复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番。
二、ACD绘图软件的版权真相大揭秘
- 软件虽租赁,图纸归谁?
这里有一个冷知识:你每年花费几千元购买的ACD软件使用权,相当于租用了一套高级画具。但使用这套工具绘制的结构式,其版权百分之百属于创作者本人。即使你将苯环画成六芒星,只要是你原创的,别人就不能随意使用。
- 保存图纸时的潜在陷阱?
在使用.cdx格式导出时,务必勾选“嵌入作者信息”选项。
在导出为PDF之前,务必检查是否自动生成了水印。
切勿在图纸空白处书写实验数据(这可能导致图纸变成实验记录,所有权可能转移到实验室)。
去年,某高校就发生过类似事件:一名研究生将课题组的催化剂结构图上传至学术论坛,结果被仪器公司用作产品宣传图。最终,该研究生赔偿了八万元,甚至耽误了毕业——因此,画图虽轻松,但版权问题却不容忽视。
三、三招教你守护图纸版权
- 防止盗图必杀技?
在结构式角落添加“+姓名+年份”(如:老王2025)。
将关键原子编号改为罗马数字(Ⅱ、Ⅳ等,便于抄图者露出马脚)。
在导出前,使用ACD的结构加密功能生成专属识别码。
- 实验室常见“作死”操作黑名单?
危险行为正确姿势
直接将导师绘制的图发送邮件,使用PDF加密并设置阅读期限。
在组会PPT中使用网图截取局部,并添加半透明水印。
论文投稿时,上传.cdx源文件并将其转换为带元数据的tiff格式。
四、别人的图我能用吗?
这取决于具体场合。如果你用于课堂PPT,从教科书中摘取葡萄糖结构式问题不大。但若用于发表论文或商业报告,务必保持警惕:
- 免费图库的隐藏条款?
ChemSpider上的结构式可以免费使用,但必须注明来源。
PubChem的图可用于论文,但若用于产品手册则需付费。
维基百科的化学结构图,若用于商业用途,需联系原作者。
- 救命稻草——CC0协议?
一些学术平台会标注“CC0 1.0通用”的图标,这种图你可以放心使用。但请注意,去年有一个课题组将CC0的结构式申请了专利,结果被全球化学家联名抵制,最终专利局撤销了该专利。
五、遇到盗图怎么办?
首先,不要急于寻求律师帮助,可以先尝试以下三种方法:
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网站花费300元进行时间戳认证(比版权登记快,24小时出证)。
使用ACD的结构式比对功能生成相似度报告。
向对方发送一份盖有实验室公章的《停止侵权告知书》。
如果对方无理取闹,可以直接将比对报告发布在学术不端网站上。现在,许多期刊都加入了抄袭检测系统,抄袭的结构式比文字更容易被发现。
绘制了十几年结构式的老张头曾说过:“现在年轻人总爱在实验数据上斤斤计较,却把图纸当作草稿纸随意丢弃。在我看来,这分子结构图就是化学家的脸面,应该像呵护自家孩子一样加以保护。”确实,在这个AI能绘制结构式的时代,我们的手绘图反而成了稀缺资源——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