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商品时,商家提供的模特照片能随意使用吗?警惕这些法律风险点!
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目睹同行店铺的模特照片拍得十分吸引人,便直接下载更换背景后用于自己的详情页。且慢!去年广州有一家服装厂就是这样做的,结果被索赔28万——原来他们使用的图片是模特公司独家授权给竞争对手的。令人震惊的数据:2023年电商行业图片侵权案中,61%都涉及模特摄影作品。
基础科普:模特图的版权究竟归属谁?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明确,厂家拍摄的模特图实际上涉及三重权利:
摄影师的著作权(按快门的人说了算)
模特的肖像权(脸和身材受保护)
服装设计的商标权(衣服上的logo不能随意展示)
去年杭州发生了一起典型案例:某工厂在自拍模特图时,背景中无意间拍到了别家品牌的陈列架,结果被起诉不正当竞争,赔偿了9.7万。关键在于:即使是你自家员工担任模特,未签订书面协议也可能出现问题。
高风险操作:这些行为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告?
上周我与做电商的朋友一起吃饭,他抱怨说去年拍摄的冬装模特图重复用于新品上,结果被摄影师索赔。这让我想起了行业数据:78%的侵权纠纷都发生在“老图新用”上,尤其是以下三类行为:
更换滤镜作为新季海报(北京某案例显示这属于改编权侵权)
截取局部作为商品主图(模特可以主张形象完整权)
跨平台使用同一组图片(某内衣品牌就因抖音图用到拼多多被起诉)
一个冷知识:连模特的手部特写都可能侵权。深圳去年发生了一起案子,某珠宝商使用了手模的局部照片,虽然没有露脸,但凭借独特的美甲设计被认定侵犯肖像权。
安全用图三步法?
你可能要问,难道每次都要请摄影师重新拍摄吗?记住这个口诀:一签二改三检查
第一步:签订合同?
与模特、摄影师签订协议时,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肖像使用范围(例如仅限天猫店使用)
授权期限(切勿写“永久”)
转授权条款(要明确能否给经销商使用)
某服装厂曾吃过亏:合同中未明确抖音使用权,结果每条带货视频都要单独付费。
第二步:创意改造?
安全修改的黄金法则:
调整模特姿势角度(避免使用标志性动作)
更换背景元素(将网红打卡地换成纯色幕布)
添加品牌专属装饰(例如定制项链或腰带)
第三步:全网查重?
使用TinEye反搜工具检查图片是否被他人使用过,某箱包品牌靠这招发现15%的存量图片存在潜在风险。
常见误区对照表?
你以为的实际上的
"自己拍的图随便用"未签订协议摄影师可随时收回
"员工当模特不用付费"工作时间外拍摄需另付报酬
"换脸就不侵权"身体特征也能构成肖像权要素
上个月业内热议的案例:某厂家将三年前的模特图AI换脸后使用,结果被原模特认出耳廓特征,法院判决赔偿12万。记住啊,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连耳朵轮廓都能比对。
从事八年电商拍摄,我算是摸索出了一些门道:每次拍摄新品都让模特戴一个定制口罩,既符合潮流又能规避肖像权风险。去年拍摄的系列图因为口罩设计独特,反而成为了品牌标志性元素。所以啊,与其羡慕别人的美图,不如把精力放在创意道具上——既能保护自己,还能打造品牌特色。